映象网邓州讯(记者 燕天举 通讯员 孙光旭)碧绿的稻田郁郁葱葱,新建的高楼挺拔林立,远处的乳牛棚舍里传来“哞哞哞”的牛叫声。这是近日,记者在林扒镇闫东村耳闻目睹的情景。
“我们村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现在全部种植水稻,使得农业生产效益不断提高!”闫东村党支部书记周成斌对记者说。
闫东村位于林扒镇西北部,辖9个自然村,2100人,耕地3800多亩。多年来依靠种植玉米、大豆、小麦等传统农作物为主。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面积的不断扩大,闫东村一改传统种植模式,开始尝试种植水稻,农民收入翻了几番。如今的闫东村,道路畅通,环境优美,人民的幸福指数像芝麻开花,节节攀升。
55岁的张俊宝是闫东村8组农民,全家靠着9亩责任田维持生活,每天在田里精耕细作,起早贪黑地忙碌,却收获甚微。现在的张俊宝将自己家的9亩责任田以每亩700元价格流转出去,流转之余他也没闲着,依然还在田地里忙碌——负责帮人管理着300亩的水稻田。每天早起晚归,召集村里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为稻田除草、浇水、打药、施肥……从种到收,他一个人管理着这么大一块方田,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用张俊宝自己的话说:“现在和以前一样干活,收入却增加了好几倍,这都是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
和张俊宝一起干活的还有闫东村8组的父老乡亲们,他们大多是5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58岁的雷道富说:“都是干活,现在每天还能挣工钱,农忙时一个月能挣几千元哩!咱农民赶上今天的好政策了,日子越来越舒坦啦!”同样,6组50多岁的王秋梅大娘也“不服老”,每天都在村里打零工,走起路来,依旧“脚底生风”。
闫东村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对教育和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村里的小学,一座崭新的高楼正拔地而起。“以前校舍太小,学生流失不少,现在我们盖了3层39间的教学楼。今年秋季还准备开设寄宿班,让闫东村的留守儿童,都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闫东小学校长说。
从闫东村部沿着新修的马路向南一里多,就是闫东村2014年5月引进的养殖企业金思源牧业有限公司。公司总投资2500万元,占地近百亩,拥有大型的饲草棚、青贮池、标准化牛舍、制冷式储奶罐、沼气池、办公楼及配套设备。年产原奶1500吨,利润300万元,公司带动了闫东村贫困户家门口劳动力就业10余人。
随着眼下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闫东村除了特殊的老弱病残群体,贫困户在逐年减少。村民们靠着勤劳的双手正走在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上。63岁的老党员刘天宝虽然身体不好,但脱贫的决心很坚决,他承包了50多亩的水稻田,用自己的双手辛勤耕耘。“我被评为贫困户,那是党的政策好。我生病了,组织上照顾我,但我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所以我更要自力更生,使自己早日脱贫。”
走在闫东村,小楼林立,道路宽敞。脚下的水渠里,丹江水汩汩地流进稻田,青青的稻苗拔节生长,仿佛可以听到它们喝着丹江水,摇头晃脑地低吟浅唱:“又是一年稻花香,闫东村民奔小康!”
4月14日,漯河市选派办下文对2019年度驻村结对共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临颍县供电公司获评全市驻村结对共建“后盾之星”荣誉称号,该县50多家结对共建单位中仅有2家获此殊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满怀热情,认真负责地完成脱贫攻坚、惠民实事任务,把惠民实事做好做实,为乡村振兴打下良好基础!”5月31日,漯河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张炜、副调研员刘浩洪一行来到该局帮扶结对村舞阳县莲花镇拐子王村进行慰问,与莲花镇、莲花镇拐子王村相关负责人一起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该局市政建设和公用服务中心驻该村“第一书记”丁珂这样表态道。
3月25日,两位驻村第一书记到漯河市郾城区参观学习基层党组织建设;4月6日,两位驻村第一书记及村干部到源汇区参观学习基层组织建设;4月9日,两位驻村第一书记及村干部一行到召陵区学习村集体经济发展。
2020年“三夏”之际,漯河市城管局先后到窦庄村、拐子王村开展驻村慰问活动,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促脱贫、谋发展,为帮扶结对村的乡村振兴打下良好基础。
近期,漯河市临颍县卫健委驻巨陵镇大段村工作队结合“党员支部双承诺、为民服务解难题”活动,认真开展“三夏”麦收和秸秆禁烧工作。
“我们吴集村大蒜种植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我们的大蒜蒜香浓郁、辣味辛烈,捣汁不懈、隔夜不馊”……“五一”期间,漯河市纪委监委派驻临颍县皇帝庙乡吴集村第一书记安康、刘乐携手出镜,拍了一段抖音短视频,助力吴集村蒜农销售大蒜。
4月24日上午,漯河市新一批驻村第一书记及驻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6月2日上午,漯河市舞阳县莲花镇拐子王村村民代表杨海成来到该市城管局市政建设和公用服务中心,送来一面绣有“情系百姓 人民公仆”的锦旗,对驻村干部丁珂驻村工作所做实事、好事表示感谢。
侯集镇苏庄村位于舞阳县东北部35公里处,地域偏僻,经济落后。全村285户1068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1户221人,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2015年8月,县教师进修学校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与苏庄村联姻,成为结对帮扶共建单位,开启了苏庄村新的篇章。
5月12日,由河南贾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舞阳贾湖陶艺村项目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