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邓州讯(记者 燕天举 通讯员 胡松波)“真没想到,我这60多岁的老婆子还能拿到工资。”眼下,贫困户华金兰在上下班的路上,遇上熟人,只要一聊上话,总会开心地说,“每个月能挣到1500元左右,家里的日子真有了不小的改善。”
华金兰是邓州市穰东镇小寨村的贫困户,今年65岁,丈夫去世了,膝下还有一个小孙女。2017年秋,该村腾宇制衣扶贫车间负责人丁春玲,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找到华金兰,把她安排到厂里做一些简单的剪线头工作。
同样,李芹今年45岁,丈夫生病去世,她一个人带三个孩子生活,被评定为贫困户。“我在厂里一个月能收入2000多元,学生上学有助学金,感觉现在日子好多了,去年我们家已经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李芹回忆起刚来厂里上班时,她啥都不会,“我真的很感谢丁姐,如果不是她那么有耐心地教我们技术,我想,我们家到现在都不会脱贫,丁姐真是个好人。”说这话时,李芹的眼眶有些湿润。
李芹所说的丁姐就是腾宇制衣扶贫车间负责人丁春玲,该车间成立于2017年2月,就坐落在穰东镇小寨村的乡间道路上,主要从事服装加工,产品远销上海、广州等地。现有工人28名,其中有13名贫困妇女在此就业。
今年48岁的丁春玲一直在镇上和朋友一起做服装加工,由于长期从事服装加工工作,丁春玲对服装加工生产工艺流程烂熟于心。2017年,镇政府号召技术能人回村创业参与产业扶贫事业,丁春玲毫不犹豫地回本村开办了腾宇制衣。
谈起回村创业时的初衷丁春玲说:“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制衣厂,带动部分贫困户摘掉贫困的帽子,为脱贫攻坚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初回村办厂,孩子他爹是极力反对的,他认为,在镇上一切都很就绪,没必要费这事。”可丁春玲坚持要干,待工厂正式开始上班的第一天时,丁春玲的心就凉了半截,几乎就没了劲。
“开始招工的时候,应聘的工人都说会,可是真正开始工作了,才发现都是生手,有的只是略懂皮毛,更有甚者觉得这是一看都会的活儿。”丁春玲无奈地说。
“我那时想,真不行了,还把车间搬到镇上去,可又想起招聘时,那一个个前来应聘村民的家庭情况,他们都需要有份工作来改善目前的生活状况。”丁春玲说,“我突然有了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决定帮助他们掌握这门技术。”
丁春玲开始手把手地教招聘过来的工人,一天、两天、三天……一个星期后,这些工人很快都“上手”了。
如今,“看着姐妹们掌握了一门技术,能挣钱养家,有些还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脱贫了,觉得自己蛮有成就感。“丁春玲信心十足地说,”下一步,我将多购置些机器设备,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和姐妹共同走向致富之路。”
(邓州新闻热线:13513776106,投稿邮箱:878909463@qq.com 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10月17日,在我国第5个“扶贫日”来临之即,漯河市孟庙镇认真组织“扶贫日”活动。
10月31日,中央文明办发布10月“中国好人榜”,漯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工会主席刘东亮榜上有名,成为该市自8月份以来入选的第5位“中国好人”。
1月7日,漯河市召陵区召陵镇黄庄村贫困户李民会将一张张写满打油诗的纸交到帮扶责任人李前进手中,看着这一张张从李民会怀中掏出发皱的纸张,李前进心里感慨万千,这要比多少面锦旗都来的珍贵。
1月21日下午,漯河市召陵区老窝镇举行带贫项目资金及春节慰问积分卡发放仪式,并对优秀带贫企业进行表彰。
日前,漯河市舞阳县太尉镇组织开展扶贫鸡苗发放活动,对全镇157户残疾贫困户现场发放优质鸡苗近3000只,今年以来,该镇已联系了20多家单位和企业开展类似的帮扶活动10余场次,有效拓宽了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的扎实开展。
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贫困村增产增效、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漯河市舞阳县太尉镇紧紧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这一目标,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多措并举、因地制宜,着力打好“三张牌”,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疫情时刻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我们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要坚决按照统一的工作部署,将各项疫情防护措施落到实处,给全镇人民递交一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作业!”1月27日上午,在漯河市舞阳县太尉镇邢庄村,该镇党委书记赵方略实地查看疫情封村和干部值守情情况时,要求各村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登记报告;要加强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减少外出、居家休息,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自身防护。
映象网漯河讯(记者 杨增强)日前,漯河市郾城区纪委监委收到群众反映新店镇前丁村原支部书记丁某违纪线索,郾城区纪委监委第一
近日,漯河市舞阳县九街镇党委书记许忠克在该镇“带贫致富典型”及“见义勇为典型”表彰上的“妙语连珠”,引发了网友热议和点赞,被辖区的百姓称为“网红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