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原创 > 正文

邓州:退役军人余正涛 带民致富“领头雁”

2020-08-11 15:27:29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讯(记者 申连伟 通讯员 邓波 孙光旭家乡的传统种植模式需要改变,只有发展特色产业种植,走专业化合作道路,才能让家乡农民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邓州市桑庄镇双庙村退役军人余正涛的梦想。几年来,退役军人余正涛躬身践行,带领家乡村民一步步朝梦想前进。

六亩试验田

7月28日,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在邓州市桑庄镇双庙村的田野里,十几个农民身背药桶给绿油油的甜叶菊喷药。其中一个高瘦的中年汉子正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他就是余正涛。

余正涛1975年出生,1991年入伍,1995年退伍回到家乡在桑庄粮管所上班。2004年外出务工,2007年回到家乡。

四年的军人经历练就了余正涛坚强刚毅的性格。余正涛经历了多次创业之后,开始思索新的致富途径。如何利用家乡的土地资源优势带领群众一起致富?他奔走各地了解农产品市场行情,走访种植大户学习借鉴宝贵种植经验。2015年,他通过熟人联系到湖南一蔬菜客商,多次磋商后双方签下莴笋收购合同,拿到了第一张“农业订单”。当年8月,余正涛种植了6亩莴笋。

“我最初的想法是首先实验一下,等到摸索出经验了,再扩大种植规模。然后带领大家都来种植,这样能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当年,余正涛的6亩试验田在不影响正常庄稼种植的情况下,仅莴笋一项就多收入一万多元,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价值。

六十亩莴笋田

初次尝试成功,让余正涛坚定了发展特色产业种植的信心。2016年,余正涛再次流转60亩土地,继续种植莴笋。当年7月,他组织成立了正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多亩,主要从事特色种植及销售,并为社员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不仅带动了本村和临村农民参与特色蔬菜种植,还带动附近的新野县和构林镇的种植户也参与进来。

“经过不断的探索,我们基本确立了新的种植模式,要比传统的种植模式更科学合理,效益更好。”余正涛向记者介绍说,村民的土地在春天可以种植花生,到8月20日左右花生收获后种植莴笋,然后11月就可以出售,莴笋收获完毕正赶上霜降,就可以种植小麦或者留作春花生种植田。这样循环下来,要比传统的种植多收一季莴笋。

余新贵是双庙村5组农民,在余正涛的鼓舞带动下,他发展莴笋种植20余亩,当年效益颇丰。他告诉记者:“余正涛为人正直善良,又勤劳能干,和他交往心里感到踏实。我们经常在一起探讨交流种植技术,种植户向他请教,他都毫不保留地传授技术经验,大家伙儿都愿意跟着他干。”

六百亩特色田

走进桑庄镇双庙村的田野里,碧绿的甜叶菊正勃勃生长,绿油油的花生正拔节扎根。如今,双庙村的甜叶菊和莴笋种植已经发展成为该村一大特色产业,收获季节外地客商会亲自到这里按照合同订单采购回收。

“余正涛退伍不褪色。坚持自己试验后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他热心帮助农民发展特色种植,这种艰苦创业拼搏奉献的精神得到我们全村老百姓的称赞。”双庙村党支部书记鲁丰珍谈起余正涛竖起了大拇指。目前,正丰特色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流转土地近600亩,分别种植莴笋、甜叶菊和花生等作物,带动附近1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务工,先后帮扶10余名贫困群众在此务工实现脱贫。

50多岁的张清莲是双庙村二组的贫困户,几年来,她长期在正丰种植合作社务工,干些除草打药等力所能及的农活儿。到了莴笋和甜叶菊收获季节,她和其他村民一起拿起菜刀削掉叶子和青皮,将莴笋装袋出售;或者将晒干的甜叶菊摘下叶子包装售卖。“我干的活儿累不着,都是农家活儿。余正涛特别照顾我们贫困户,每次发工资都要比别的农民一天多出十元钱,真是太感谢他了。”张清莲满怀感激地说道。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四年的军人经历锻炼了我,也教育了我。能够为家乡的村民办点好事,我非常高兴。下一步,我们准备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更多的特色新品种,带领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同时要进一步拓宽市场,将我们的产品放在网络平台上,争取到更大的订单。”余正涛手里拿着印有莴笋和甜叶菊的宣传单,信心满满地说。

(映象网邓州新闻热线:17638149609,投稿邮箱:hnrdengzhou@163.com。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文章关键词:邓州,带民致富 责编:

相关阅读 换一换

今日热点

邓州农商银行召开2021年五月份业务分析会 邓州农商银行召开2021年五月份业务分析会

精品原创

邓州市桑庄镇:崇学尚教 筑梦未来 邓州市桑庄镇:崇学尚教 筑梦未来

读图时代

地市直通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