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原创 > 正文

邓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圆满落幕

2020-01-02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邓州讯(记者 燕天举 通讯员 王成会)2019年12月30日,邓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邓州市文化艺术学校和邓州市文化馆联合承办的“ 迎新年——春韵之声 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活动”,在邓州市文化馆小剧场举行。

邓州市20多个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单位(个人)积极参演、踊跃登台、精彩亮相,演出取得圆满成功。邓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高玉晓等观看演出并致辞。

邓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高玉晓进行致辞

演出前,高玉晓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首先回顾了2019年文广旅事业取得的成就,展望了新的一年对文广旅工作新的期许。他明确指出,举办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就是要宣传全市非遗保护传承成果,唤起人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意识,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邓州、熟悉邓州,共同担负起非遗保护传承的重任。

展演活动在唢呐演奏的悠扬乐声中拉开帷幕,一批具有邓州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单位(个人)竞相登台、轮番上演,集中展演了京剧选段、鼓儿哼、老梆子戏、罗卷戏、大调曲子、提线木偶等精彩节目。

剪纸书画 《墨之韵》

鼓词,又称鼓儿哼,是邓州市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源于唐朝的道词道曲,其唱腔尾声多用鼻音“哼”,所以俗称为“鼓儿哼”,在我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20世纪20年代,鼓儿哼兴盛时期,主要分布在我市的桑庄镇、龙堰乡、文渠镇、高集镇、张村镇、白牛镇、赵集镇等地。新中国成立后,鼓儿哼在表演中加入三弦伴奏,并改进唱腔,成为“南阳大鼓”。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儿哼《韩湘子拜寿》

老梆子属于河南省梆子的一个派系,有人称它为“西调”“南阳呕”,1959年改为宛梆。“老梆子”在邓州市九龙镇犁陂村自明清延续至今,村头田尾,大人小孩都能哼上几句,九龙镇犁陂村至今还有宛梆的发源地之说。“老梆子”的唱腔音乐和调式,与大平调,河南梆子同属板腔体系列,板眼和旋律也大体一致,但“老梆子”唱腔高亢激昂、奔放豪迈,而且各行当都能配以无字行腔的高八度“呕”音(群众习称花腔),结合短秆大弦伴奏的音乐,酷似春和景明季节悠扬玩转的鸟鸣,给观众以恍若置身百鸟林中,聆听凤鸣凰吟般优美悦耳的艺术享受,“老梆子”正在申报省级非遗。

邓州老梆子戏《敬德打朝》

邓州市桑庄镇孔庄村的罗卷戏俗称“喇叭戏”,是由罗戏和卷戏这两个中州大地的古老剧种融合而成的传统戏曲剧种,罗卷戏源自宫廷、根植于邓州这片文化沃土,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又称“百戏之祖”。其唱腔粗犷豪爽、奔放高昂,具有典型的北方传统戏曲音乐风格。2010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邓州市桑庄罗卷戏剧团罗卷戏《对金刀》选段

心意六合拳是以枪法化拳法,以六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作身法,以心意为宗旨,以六合为基本要求,寓含中华传统哲学的阴阳、五行之理,是一种内外兼修的优秀内家拳种。这个节目是力与美的表演,是中国人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精神的展现。

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心意六合拳拳械混编表演

小杨营镇提线木偶剧团是邓州市传统民间艺术团体之一,在同类形式中作为南阳市唯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而载入史册。木偶戏俗称“被窝戏”,是通过舞台幕后演员唱念做打及台前傀儡偶人表演和音乐有机结合而感染观众、娱乐生活的艺术表演形式。它别开生面、栩栩如生,诙谐幽默、以小见大、耐人寻味,群众喜闻乐见、赏心悦目,因此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提线木偶《西游出征》

此次非遗集中展演活动,为邓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持续发展汇入了活力,让观众在欣赏邓州市独具魅力和特色的非遗民俗文化的同时,也领略到了华夏五千年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了人们文化自信!

(映象网邓州新闻热线:13513776106,投稿邮箱:878909463@qq.com。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文章关键词:邓州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责编:高御

相关阅读 换一换

今日热点

“疫魔”无情人有情 爱心捐赠暖“疫线” “疫魔”无情人有情 爱心捐赠暖“疫线”

精品原创

邓州市妇幼保健院开展安全生产月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邓州市妇幼保健院开展安全生产月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图片新闻

地市直通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